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陳普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園區上班,午休時間就能在單位樓下的智慧健身中心“擼鐵”;學校哪支校隊表現好,就可以獲得老師的邀請去健身房訓練;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像打網約車一樣,在無人值守的健身房跟健身私教約課;健身房還和兒童之家、閱覽室一起,被打造成社區服務綜合體……
最近,記者通過走訪獲悉,以長沙為代表,遍布全省各地的200多家智慧健身中心正在實現場景、功能、服務等多方面“進化”。
中午時分,在長沙麓谷科技創新創業園,設在寫字樓一樓的智慧健身中心迎來了一天當中首個高峰期。不少在此上班的員工都趁著午休時間前來“擼鐵”、練瑜伽。有的職員干脆以此來錯開用餐高峰。這里是長沙首批進駐園區的智慧健身中心之一,由于實現了和工作場所的“零轉場”而深受各公司職員歡迎。據介紹,除了中午時段,不少職員還會選擇下班后在公司完成健身打卡,再外出或回家吃飯。
今年以來,作為體育類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智慧健身房相繼在湘江新區芯城科技園、天心區文化廣告產業園、芙蓉區佳兆業廣場、開福區歐波港灣大廈、雨花區曉光模具產業園等園區投建,滿足不同人群需求。有的園區企業還通過工會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職工提供免費健身的便利。
除了作為體育類重點民生實事由政府部門投建,杉杉新能源產業園、望城區5G產業園、湘江新區虹橋小學都自籌資金建設了智慧健身中心。
虹橋小學校長周琳告訴記者,建設智慧健身中心的費用,來自學校獲得的一筆獎金。今年3月投入使用以來,智慧健身中心極大豐富了教職工的體育文化生活。與此同時,智慧健身中心還能滿足部分校隊的訓練用途?!暗覀円话愣际歉嬖V孩子們,必須是表現好的團隊才能使用智慧健身中心,這樣孩子們對體育的積極性更高了。”周琳說道。
從居民小區、社區到園區、校區,智慧健身房實現了應用場景的“進化”。
在瀏陽市集里街道集里橋社區,智慧健身中心則實現了功能“擴容”。
位于集里橋社區西湖景城小區的智慧健身中心,面積達200平方米,以此為核心,一間100平方米的“身邊好人工作室”、200平方米的“兒童之家”,被打造成一個大型的社區服務綜合體,加上近在咫尺的社區居家養老中心、黨建活動室、社工之家等,當地的社區服務日益完善,人們幸福指數日益提升。
一間智慧健身中心,促進了一個社區基層治理的發展和進步。
隨著越來越多的智慧健身中心進駐人們不同的工作生活場景,健身中心內的服務也正在悄然“迭代”。
日前,從事智慧健身中心建設與運營的湖南嘿哈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健身創業者計劃大會。該計劃旨在為有志于創業的健身教練提供一個基于互聯網和公益的創業平臺。本次大會吸引了200多名專業健身教練參會,首批15家合伙人門店已獲授權。今后,市民只需通過手機應用程序輕輕一點,便能預約課程,在嘿哈貓旗下的智慧健身中心享受健身私教服務。這也意味著,健身者在智慧健身房有了更多個性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