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在徐匯區龍華街道機場黨群服務中心的音樂室里,總會有一首首悠揚的葫蘆絲樂聲傳出。原來,這是龍華街道葫蘆絲團隊正在排練。
龍華街道葫蘆絲團隊成立于2021年5月,成員是12位60多歲的退休阿姨,除了日常的排練之外,她們還經常被邀請參加一些公益演出。從最初的“零基礎”,到現在登臺表演,團隊的成長傾注了隊員們的滿腔熱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支團隊是如何組成的?說起葫蘆絲團隊組建也是頗有淵源。蘇阿姨是葫蘆絲團隊的成員,也是周家灣居民區優秀志愿者之一,有一次志愿者活動中,她提起了葫蘆絲團隊排練的困惑。居委干部得知后,也對團隊產生了濃厚興趣。
于是,周家灣居民區向街道倡議,組建一支葫蘆絲團隊,蘇阿姨和團隊成員溝通后,也一拍即合。經過街道、機場黨群服務中心、周家灣居民區、葫蘆絲團隊多方協調,由街道機場黨群服務中心提供場地,每周三固定在機場黨群服務中心日常活動。這不僅是解決了排練場地的燃眉之急,也為文藝愛好者的業余生活建立一個良好的平臺。
團長何阿姨是一位吹了20多年葫蘆絲的愛好者,目前擔任葫蘆絲團隊的音樂指導員,是團隊中的“靈魂人物”。在團隊的排練上,何阿姨自有一套辦法,她介紹:“每位成員開始時都是從音階學起,要求他們對每個音都要吹準確,并且回去反復練習。只要能堅持,基本兩堂課下來就可以吹出一首簡單的歌曲。”
團隊溫馨和諧的氛圍使大家感受到歸屬感,因此團隊成員都特別珍惜學習和探討的機會。堅持不懈的排練使葫蘆絲團隊收獲滿滿,經常受邀參加一些公益組織的演出。蘇阿姨感慨道:“葫蘆絲團隊能成立和壯大,與街道、居民區的關心和支持是分不開的。街道、居民區、機場黨群服務中心不但給我們提供場地,還給我們展示的機會,我們真的很感激。”
猜你喜歡: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看看這家企業如何引領科創未來
“匯”勞動 正當時,徐匯區發布學校勞動教育改革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童花灣花園里有什么?他們一起“挖呀挖呀挖”
快遞給安全通道添堵?片區、城運雙平臺聯動,高效回應“急難愁盼”
黨課還能走著學!“梧桐紅先鋒”帶你探索武康路的紅色故事
文稿:龍華街道
編輯:陳思宜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